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总设计师、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首席科学家、重庆高新区飞马创新研究院北高遥技术研究所所长蔡毅先生于8月28日在2020北高遥·开创牛·云招募峰会(第三期)中做了主题为《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与应用解析》的演讲,内容如下:
“北高遥”名词由来
北高遥是由北斗高精度定位+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高清晰度全息地图技术融合而成,具有可测量、可感知、可控制的特性。北斗高精度是在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支持下,由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提供的增强服务,用户能够同时收到北斗卫星的信号和地基增强系统的信号,从而获得北斗的高精度数据。
目前卫星影象已经能够做到一百米、十米、五米、三十厘米的分辨率,航空遥感影像可以获得五厘米的分辨率。北斗和遥感影像结合形成的高清晰度的地图,可以支持智慧城市建设。北高遥数字地图形成的全息地图,通过智枢中间层,在数据资源层的支持下,为服务层、应用层、展现层提供服务。
高精度定位导航加新基建包含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技术等支持智慧政务,智慧社区,智慧交通,智慧停车,智慧医疗、智慧物流,智慧安防,智慧楼宇等应用。
北高遥应用场景
北高遥应用场景主要围绕“12智”,包括智游泊智能泊车管理系统,智易焕智能换电柜管理系统,智游墅智能移动空间运营系统,智环洁智能环卫管理系统,智品溯智能食物链追溯系统,智立堡智能立体车库管理系统,智井查智能地下井盖管理系统,智游匣智能集装箱定位跟踪系统,智御灼智能消防管理系统,智宝鲜智能冷链运输管理系统,智忆能智能供电热管理系统,智伴旅户外运动安全救助系统。目前这些智系列应用场景还在不断增加。
大产链关系解析
北高遥的大产业由大数据、大知识、大计算、大服务、大设计、大消产(大消费与生产链)组成。大数据已经耳熟能详,大知识是指大数据及所处理的事件关联起来的所有系统和局部、全面和碎片、持续和趋势、局域和非局域、关联和非关联等知识。大计算指用于处理大数据、大知识的整体计算能力的总和,包括端计算、物计算、边缘计算、云计算、超算等。大设计是指对战略、系统、美学设计的总和,是大众对思维、概念、文化、策略、品牌、生活全方位的综合设计能力。大服务是指多个服务平台联网,为用户提供的一站式解决、综合集成、联合创新、精确细致的全面的整体服务,最终形成由政、产、学、研、金、用全要素联合创新和合作多赢的发展链。
北高遥未来机遇
目前北高遥面临重大发展机遇,我国高度重视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北斗时空大数据作为大数据产业细分发展领域,将迎来发展机遇期,习主席对数字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北高遥将成为大数据产业发展越来越重要的细分领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变化,在北高遥应用领域催生大量的时空素,包括气候变暖导致的天气异常,环境恶化导致的生态严重破坏,灾害频发危及人类的生命安全、环境保护等,这些迫切需要航天航空等对地观测和监控,产生大量的观测和监控数据。
第二,人类的活动对时空依赖越来越明显,我们的所有活动都与时空信息密切相关,我们每个人的衣食住行都在时空产生数据。
第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成熟为北高遥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通信网络,大知识等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时空大数据的产生、分析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北高遥大数据产业链的服务,包括数据采集与存储、数据分析服务、数据应用三个环节。其中数据应用环节将成为北高遥大数据产业的爆发点,北高遥的数据存储与采集包括导航定位授时数据、卫星遥感数据、航空遥感数据和其他的遥感数据,数据分析服务包括隐私保护,数据的加工与分析,数据应用主要在位置服务、自动驾驶、智慧城市和工程建设中投入的资金不断增加,为北高遥大数据服务于企业在智慧城市应用方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十三五期间,住建部和科技部推进全国277个智慧城市的试点工作,投资力度不断增加,在2020年投资将达九千亿。基于北高遥的应用主要在三个领域:一是基于位置的政府服务,主要利用北高遥进行智能指挥、抢险救灾、地震预测、物流运输、公共安全服务等;二是在高精度同步方面,通过卫星进行的高精度授时,保持我们的通信网络、轨道交通、电力输送等畅通;三是基于位置信息的数据增值服务,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为城市发展提供智慧解决方案。
北高遥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舞台,智慧城市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发展的方向和应用的场景。我们相信大家在北高遥的赋能和支持与智慧城市的建设中,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创造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