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蔡毅:北斗智慧储运系统产业集成模式探讨
创新放飞梦想,科技引领未来。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打造军民科技协同创新平台,聚集科技创新企业和高端科技人才,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6月28日,以“军民融合 携手共赢”为主题的“2018军民科技协同创新论坛暨‘北斗科创云平台’启用仪式”在通州新华联会议中心召开。
论坛邀请了中科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卫星之父”孙家栋,原国家外专局局长、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世界创新学院院长马俊如,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理事郑立中,中国设备管理协会特聘设备管理专家张孝桐,中国兵器首席科学家、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总设计师蔡毅,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科技委委员夏建中,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陈秀万,南方德茂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刘元名,市科委、市经信委、通州区科委、通州区经信委、通州区商务委、北京国家环保产业园区管委会等嘉宾莅临出席。
中国兵器首席科学家、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总设计师蔡毅,北京大学数字中国研究院副院长陈秀万,南方德茂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刘元名分别进行了演讲。来自军工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媒体记者等200余人参加。
北斗智慧储运系统产业集成模式探讨
以下为国家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总设计师蔡毅演讲(有删减):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非常荣幸的在这里见到了孙家栋老先生。我代表我们团队向孙老表示万分敬意!(向孙老90°鞠躬)
孙老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总设计师,我们今天以及我们后续享受的北斗提供的服务都闪耀着孙老的贡献。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有段子里说: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而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我们为什么会有这样和平的时光呢?这就是我们“两弹一星”的元勋们建立的不朽功勋给我们的底气。他们研制的“大国重器”使我们中华民族永久的免除了外敌大规模入侵的威胁,这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上是第一次!这是“两弹一星”元勋建立的功勋!我建议大家以掌声向孙老致敬!(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接下来,我们一起探讨北斗智慧储运系统产业的模式。未来,我们基于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的智慧储运系统和服务会有怎样的发展?我希望这个主题也能成为我们以后北斗大赛的一个主题。
我们先看一下这张图,这是我们物流的发展情况,一天一亿件。未来,总量还会持续增加。
物流与北斗、与未来有何关系?我们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军队运送到战场上的集装箱,到战争结束时,有20%的没有开箱。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中,美国人采用精确保障的方法,作战物资的运输量只相当于海湾战争空运的13.4%和海运的14.1%,运输量大幅度下降,这就是精确保障给美国军队带来的收益。
在未来的战争中,我们要及时把每升油、每颗子弹、每个口粮送到需要的战士手边,就必须做到战场级的精确保障。
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军民融合,在作战中的精确保障体系是不是也可以延伸到我们老百姓平时的物流与送货呢?反过来讲,当我们在物流送货领域实现精确投送时,一旦有战争,是不是我们部队也有了强大的精确保障能力,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军民融合的主题。
物流是典型的军民融合的行业,具体表现为:第一是平战结合。在和平时期,解放军构建一个时刻准备战争的庞大物流系统代价太大,但可以依托我们国民经济每天都在正常运营的物流系统去支持解放军作战。一旦有战争,我们可以把物流体系很快动员起来到支援作战。我们可以知道每辆车在什么地方、在哪里有什么物资、需要何时运送到什么地方,我们的物流系统可以为解放军提供一个强大的精确保障能力。第二个是军民融合。现在民用物资储运已经很发达,民用物资储运体系的特点一是规模大,现在每天超过一亿件的业务量,但是离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还是不够的;二是动态性,物流种类储运量天天都在变;三是建立了很多仓储中心,以便尽快把大家需要的货物在规定时间送达。当我们国家碰到自然灾害时,我们的物流系统对抢险救灾贡献极大。
我们的民用物流储运体系是不是可以在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的支持下可以做得更好呢?这就是我提的一个关键问题,而这个问题是需要提给大家去解决的!
现在的物流体系里,我们还有什么问题?
第一,我在办公室,快递电话打我手机,说东西送到我家门口,需要让我去取货,我能回去取货吗?时间、地点对不起来。我需要取货的时候,他没送给我,而我在办公室的时候他送到我家里去了。
第二,家里没人,这是上一个情况。
第三,我们现在物流的终端,我在路这边,快递小哥送货到路对面,中间有隔离带,现在十米定位精度分辨不了路的左边和右边,等等。这些日常生活中时常发生的事多少会给我们每个人带来一些麻烦。“我在他不在,他在我不在,时间不凑巧”,这就是我们的痛点。
第四,取货的便捷程度仍然不够。我看到现在送货的“最后一千米”还没有解决好,最多的是“摆地摊、打电话、自己取”,带来效率低,成本高。其次,货物的安全与时间的预期。我希望在什么时间送给我,这既不知道,也不好协商。
第五,管理困难。通过送货,运送毒品、违禁枪支等,政府监管难。再往大处讲,今天我们已经是世界第一制造大国,我们有大量的货物要送到“一带一路”国家。如何让货物更便捷、更高效的通过海关,这就是我们下面碰到的一个问题。大家知道,现在集装箱到了美国和欧洲的港口时,每个集装箱都要安检。用一个很大的X射线设备安检,效率极低。很多船到了港口等待时间长,这样把物流的成本一下就推高了。换句话讲,这是安全管理带来的成本。
我们的物流储运系统、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能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呢?我把问题又提出来了。现在,北斗二号已经在稳定的提供服务,北斗三号正在加紧发射。今年发射十八颗导航卫星,覆盖“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到2020年,北斗三号完成全部发射,组网服务覆盖全球。那时全世界都可用我们的北斗了。我们的物流当然也可以在全世界使用北斗服务了。
另外,我们在国内建立了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提供米级到0.5米、5厘米、5毫米的高精度定位服务,这些服务可以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好处呢?这是需要我们去挖掘和创新的。
首先,我们可以设想这样一个场景,在天安门广场,我带着孩子游玩。夏天热,他要喝汽水,我需要点一瓶汽水送到我身边,但是天安门广场这么大,如果是十米定位精度,十米见方有一百平方米,如果1平方米站一个人,一百平方米可以站100个人。快递小哥要把这瓶汽水送给我还是有点难的,但是如果是一米定位精度,我和快递小哥分享米级定位精度的位置后,他就可以把水送到我面前,可以实现米级精度定点送货。如果时间规划好,我们可以在动态中完成配送,不需要摆地摊了。如果打仗的时候,要让我们的解放军士兵在特定地方等我送补给过去,多危险啊。我们可以把这个场景放大到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我们通过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可以实现人、货、车的精准化,可以把货物精确的、在动态中送给需要的人,这是未来一种新的服务模式。这与在战场上将每升油、每颗子弹、每个口粮送到需要的战士手边是一样的道理。
其次,我们还可以设想,通过北斗+射频识别、再加上大数据、再加人工智能、再加区块链、再加……,融合以后就可以形成更丰富、更细化、更精确的服务。我们已经看到北京超算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次军民融合大赛中获奖了,超算能力可以加到基于北斗高精度时空服务的智能储运物流体系中提供服务。这些“加+加+加+”的服务我想象不出来,需要大家去想。
第三,如果这个智能物流储运系统再和高精度的地理信息系统等融合,我们就可以像点餐一样,点我们所需的实时服务。通过高精度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移动通信、射频识别、大数据、传感器、物联网、区块链等等,就可以很好的支持物流从运输、仓储、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所有送货的人,我们的物资、送货车、客户和管理方都可以在这个时空体系里精确的规划、服务、记录和管理,这样就可以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这些服务也是需要我们在座的各位去挖掘、去创新。这就是我们想要的服务框架。
这个高精度服务是无中心的,是建立在互联互通、分布式的平台上,是一个开放共享的平台,也是客观需要。例如,我在北京网上购买日常用品,如果从天津或石家庄调货、配送显然是不合理的。但我住在北京,当出差到天津网上购买日常用品时,再从北京调到天津送货显然也是不合理的。换句话讲,高精度时空服务更多的是局域化的服务,是在你周围的服务,这种服务是一个泛化的高精度服务。我认为这个高精度服务平台会给整个社会、给我们自己提供更便捷的生活,也给大家创业提供了诸多机会,或许每个人都是物流体系里的一分子。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我可以做一个“顺风送货”小哥,送货不一定是我的职业,我就是顺便送一下。有这个平台提供服务时,我们整个社会的物流成本应该是最低的。顺风车已经在大量使用了,但是顺风送货现在还不多,但是我想以后或许会多起来。
第四,在智能物流储运体系中,多方参与,双向选择,谁送货服务好,我就点谁的,在整个物流中,服务互相评估,有利于推动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持续向好。所有客户、送货者和商家的信誉都在这里体系中留下痕迹。信誉是未来我们安身、创业、守业最核心的要素。早期,人们通过圈地获取财富,后来占有技术,用高科技产品赢得财富。未来,我们的服务体系好,我们的产品信誉度高,我们再推出一个新产品、一个新服务,大家就会相信这个产品的质量、提供的服务也是好的,进而去采购和消费,这就是未来创造财富的主要模式。
甚至智能物流储运体系中的仓储中心可能变成一个货物交易中心,可以避免社会财富的浪费。在这个平台里,我们会采集很多信息,有货物信息、配送的、仓储的信息,出入库的仓库环境,有北斗的、物流的等等。在北京,我们住房面积一平米好几万块钱,如此高的房价用来当仓库存放东西是不是太奢侈了?是不是我一时不需要的东西可以寄存在什么地方而成本比较低啊?我可以今天使用一套家具,明天用另外一套家具,不用的家具可以存在一个成本比低的地方,这样我不需要这么大的面积房子了,这是不是也是一种生活模式?我想这个模式应该是存在的。
智能物流储运平台建立后,我想主要解决四个方面的问题:
1、动态的送货,不需要街边摆地摊了,可以为客户提供精准的时空服务;我要到上海出席一个国际会议要穿唐装,我可以订一件唐装、在上海虹桥机场门口送给我;
2、精准仓储货物的管理,不仅仅是把厂家的货物在仓库里放一下便于配送,我们每个人一时不需要的东西是不是也可以放到那里啊?需要时再送给我。如果有这种模式的话,是不是这个仓储中心也就可以变成一个二手货物的交易中心,这样的话,我们每个人不需要有这么多的东西,东西不用放在家里,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社会财富的浪费。我们看到街边有这么多的车辆长时间停放着,车不用就在浪费和贬值,车在运行时才创造价值,停放的车越多,社会财富浪费也越多,社会财富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类似的问题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里是不是也有啊?在智能物流储运体系平台上,货物、送货人、用户、商家的全部信息都有记录,我们可以知道谁做得好,这就是这个平台的价值所在。
这是未来汽车的概念图,汽车就是我们的家和工作场所,这也是未来我们一部分人的生活模式。到那个时候,我们就不需要这么大的房子,汽车可以满足我们个人生活基本要求。在这辆汽车上,我们无需开车,它会自动行驶、自动避让障碍物,刚才说到超算,这里边一定会有超算的贡献,通过北斗+5G通信+超算能力+高精度电子地图+X等,构成一个智慧车联网。在智慧车联网中生活,这就是我们未来一部分人的生活模式。只是很遗憾,我们的城市还没有为这样的生活模式做好准备。我们的“汽车家”出行到一个城市时,我们如何在那里生活?我想这一定需要高精度的动态送货。我今天开车到这里来,整整一个小时,挺心疼的,一个小时在路上,如果这一个小时是在工作、又不耽误行车,我是不是可以做更多的工作呢?
展望未来一下:
1、动态的精准配送将会是新的物流业态。
2、无中心的精准物流服务平台是支持北斗智慧储运系统的关键,并成为区块链应用的重要方向。
3、在北斗智能物流储运体系中建立的信誉度将成为参与者未来的无形财富。
4、北斗智能物流储运体系可以为未来战争提供精确保障服务。